元宇宙探索院元宇宙探索院

瞄准未来!OpenXR 推出空间计算'通用语'

2025-06-11xr

如果你对扩展现实(XR)技术有点了解,想必也听过这些词——VR、AR、MR。它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,更像是一个通往未来的窗口。但长期困扰开发者的难题是什么呢?没错,跨平台开发的碎片化与重复劳动 。这次Khronos Group 用 OpenXR 的改进,像一块关键拼图般推向了更具想象的交互空间。

破而后立:跨平台互操作再进一步

是的,平台之间的“隔阂”确实让人头疼。同样一个功能,每个硬件商和系统都可能要求不一样的代码实现。这就像家里的灯光,个个设备有自己的插头,又没有统一标准。但最近,Khronos® OpenXR™ 工作组正式发布了 Spatial Entities Extensions(空间元素扩展)
,它们提供统一的 API 接口,允许开发者构建极具兼容性的便携式 XR 空间应用。

这一组合像是为 AR、VR 和 MR 技术点亮了一根“毛细血管”:你不用专门适配每一个系统,而是围绕一套由 Khronos 提供的“基础推动器”,配合扩展包直接在不同硬件上运行出持久的空间应用,大大节省开发时间与成本。

你会想,这是怎样一种革命?接下来我将说说你可能还没想到的几件事。

空间计算:不只是虚拟内容放置,更是“嵌入现实”

Spatial Entities Extensions 将通过一套可扩展、可查询的框架,帮助你创建虚拟内容与真实世界的精准互动
。比如:

  • • 在物理环境中跟踪地面或墙面,生成“电子地砖”;

  • • 在现实场景中识别人类视野中的视觉标记(比如二维码),牢牢对其进行 6 自由度的定位追踪;

  • • 你甚至可以在一个晚上“钉”住一个虚拟的景象,并在另一个早上精准还原。

这听起来像是魔法?其实,Khronos 给它取了个名字:持续的、共享的、感知的 XR 体验
。简单说,就是在各种设备上一致地生成“虚拟世界锚点”。用个类比:之前的开发,就像每个人用各自的手法画同一条地图;现在,就像所有人共享了一张纸,统一了坐标。

多方厂商响应,生态开始发光发热

这并非 Khronos 的独角戏。中国的 PICO(字节跳动)、Google、Meta、Collabora 和 Godot Engine 等 XR 明星企业都在积极参与讨论与技术推广。PICO 表示,他们在此次扩展中提供了关键贡献与运行时支持;Google 和 Meta 则称赞这种开放标准有望提升行业的效率与创新速度;Godot Engine 甚至表示,“这套标准是我们愿意支持的‘未来之光’”。

我们离 XR 世界的统一标准还会远吗?匹夫之责——就是你我这样热爱科技的人,一起参与到开源项目社群中,让标准更贴合真实需求。

2025 开启“XR 平台统一时代”

新扩展预计将在 2025 年率先落地实施,为开发者提供更多实验工具。例如,图像与物体的跟踪能力、针对环境的网格模型生成与处理等,成为未来另一种想象的基础。它们逐渐告别了“为单一平台量身定制”的费力开发,将重心留给更富创意的交互体验。

写在最后:XR,下一步会对接怎样的“宇宙”?

OpenXR 不止是跑马圈地,它强调建立一个开发者拥护的生态。想象一下,从安卓设备到高性能头显,只要兼容这个标准,你就能实现跨设备调用、永久性内容设置,并在屏幕上“精准贴合”现实世界。

XR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 OpenXR 似乎已经搭好了第一个脚手架。这个标准的推出,也提醒我们,未来的“虚拟世界”并非空中楼阁——它们一年比一年更接“地气”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