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海“揭榜挂帅”引爆元宇宙大幕,谁是幕后操盘手?
在上海,从来不乏新词的试验田——像AI大模型、智能物联网,举手投足都是风向标。近日,上海提出的“揭榜挂帅”这个听起来过于官腔的词汇,也让科技圈开始热议:它指向的,也许是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的起点。
元宇宙不是一个“虚拟故事”,而是一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。上海以政策要求我们看清:具备“技术叠加”与“多领域协同”能力的场景,才是未来的破局点。
如果你在2025年某个午后走在上海街头,看到工厂的显示屏里,一段虚拟会议与现实案例互补;或者在机场,旅客通过元宇宙体验一段定制化的沉浸式旅程——这些场景不再是科幻电影的设定,而是上海
“揭榜挂帅”计划试图落地的方向。五个政府机构联手,正试图打破微软、苹果或者Meta主导的元宇宙叙事,把技术从“吸眼球”转向“扎马步”的真实干预力。政策的核心信条早已揭晓:别搞单一的VR场景,试试多种技术拼接的自动化答案。
这背后的三大硬核要求不能忽视。第一,是技术融合——如果你只想靠一个AR/VR扩展现实设备混日子,那这场政策盛宴你很可能连入场券都拿不到。
因为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、感知交互等技术的高度协同,才是推动行业变革的魔法钥匙。第二,是行业驱动——无论是制造、医疗、教育还是城市治理,整个“行动计划”几乎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系统解决方案模板。第三,是生态构建——这次政府鼓励大企业牵头,但小企业也不是只能配合的角色,而是以协作身份进入生态闭环。元宇宙的“门槛”正在被瓦解,从“高大上”回归到“接地气”的生活与产业。
唯快不破的时代,光有想法是不行的。资源整合已成战场的核心武器
——大学的算法、医院的临床经验和通信企业的基础设施,如果不打通壁垒,最终也只能像螺丝钉一样陷入业务盲区。第三方向的加盟、“揭榜挂帅”尝试引入广泛的参与机制,某种程度上也让项目本身成了产业链融合的试验田。而对参与方的门槛设置,也表明政府不是简单地申请“重磅名单”,而是需要一个真正能落地的技术+资源+安全三重认证的企业。
各申报主体于2025年6月30日之前可以登录“上海市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‘揭榜挂帅’场景申报”平台(http://paveimc.emcbidding.com/form/index.html)进行申报,上传申报所需材料。
这次“揭榜挂帅”的截止时间定在2025年6月30日。表面上是一个节点,其实背后隐藏了整套任务节奏:2024年的初试,2025年的验证、复制和推广。谁能在这段时间内把“虚拟格调”变为“场景刚需”,就能在政策支持中吃到第一口红利蛋糕。就像周星驰的“威龙”系列,这场揭榜本质上是寻找“元宇宙幕后英雄”的一次尝试。
结语
大家总想知道,元宇宙到底有没有未来?这次上海的举动并非仅仅发出一个呼吁,更在布局一种“真实可用”的框架。与其说这是政府对科技的尝试,不如说是让产业见证元宇宙从“科技实验”走向“现实串联”的第一步。
舞台灯光已经架好,观众也坐满了,现在的问题是,谁能打破“技术孤岛”去演出真正动人的角色?也许,我们正在见证2025年元宇宙产业落地的一次节点——不是把现实倒映在虚拟,而是让虚拟服务现实
。
分享文章
3篇相关文章
Meta放大招!AI加持Horizon Worlds,人人都能创造元宇宙!
2025-08-06
Meta为Horizon Worlds桌面版引入多项生成式AI功能,旨在降低元宇宙内容创作门槛,让更多人轻松成为虚拟世界的“造梦师”。
元宇宙不止是VR,AI才是决定它未来的关键!
2025-08-06
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正成为元宇宙发展的核心引擎,它们不仅塑造着虚拟世界的体验,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
硬核不止于现实!卡西欧的G-SHOCK手表在元宇宙建了一座城!
2025-08-06
卡西欧G-SHOCK携手The Sandbox,在元宇宙中打造“G-SHOCK CITY”,将经典耐冲击精神带入虚拟世界,开启品牌营销新篇章!